來自360公里外患者的選擇,一家3代人的信任,看七旬“折疊”老太如何涅槃重生。
家住四川省巴中通江縣的劉婆婆,今年73歲,多年腰痛和佝僂的折磨讓劉婆婆不能平臥和直立,走路跛行且需雙手扶膝,伴隨著疼痛和畸形逐漸加重,劉婆婆的心肺功能也受到嚴重影響。長期服用止痛藥和隨時可能出現的生命危險給劉婆婆及其家庭的身心造成巨大傷害。
手術前
老人家為家庭辛苦了大半輩子,家人不愿放棄,帶著劉婆婆輾轉就診于多家大型醫院,但是患者畸形嚴重、高齡,手術難度大,未手術治療。經多方咨詢后,劉婆婆在女兒和外孫女的陪伴下,來到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就診。骨科醫生為其仔細查體及周密檢查后發現劉婆婆脊柱后凸畸形、側彎嚴重,矢狀位失衡,腰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重度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加上劉婆婆年齡大、合并癥多、心肺功能差,手術稍有不慎,于她而言都會雪上加霜。
對此,醫院組織了多次多學科會診,談論制定了全面的手術方案。
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何仁建帶領團隊為劉婆婆行截骨矯形、椎管減壓、椎間融合術,手術順利完成,術后畸形完全矯正,能平臥休息,術后一周,劉婆婆便可以佩戴支具正常站立及行走。
“佝腰駝背5年多了,我終于又能挺直腰桿走路了?!辈》窟^道上正在進行恢復性走動的劉婆婆說到,口罩也遮不住這位73歲老太臉上的喜悅。
在醫務人員的陪伴下,進行走路訓練的劉婆婆
骨科主任何仁建介紹道,高齡脊柱退行性側彎后凸畸形患者,手術風險和難度都比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難度更高,一般醫院不能開展。在截骨矯形過程中損傷脊髓的風險極大,稍有不慎將導致患者癱瘓?;颊咭驗榧怪┯?、畸形,術中體位擺放困難,如果體位擺放不佳將導致頸椎骨折、失明等嚴重并發癥。該科近來已經成功實施脊柱矯形手術近30例,這些手術可以讓川南地區脊柱畸形患者看到了更多的希望,更多的“折疊人”能“挺直腰桿做人”,回歸正常生活。(羅園超 陳靜)
編輯:陳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