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蘆 葦
老王是這一帶的釣魚高手,從小就生長在江邊,熟知魚道。只要他出竿,必有不少的魚獲,從未失手,每次多得以盆計,大家給他取了一個外號“王大盆”。
老王年輕時候在一家鄉鎮企業上班,退休后有退休金養老,倒也過得有滋有味。后來,唯一的親閨女遠嫁他鄉,兩年前老伴得病去世,只剩下他一個孤老頭子生活。
老王平時不抽煙不打牌,除了愛好喝點小酒外,釣魚就是他唯一消遣樂事。不管天晴下雨,一年到頭至少有一半時間是在江邊獨坐釣魚,釣得多了拿到市場賣,換錢買酒喝。
這一天,天氣晴好。老王又拿出陪伴他多年的漁具來到江邊,嫻熟地打窩掛餌下竿,再沏上一杯茉莉花茶??粗届o的江面,靜待魚兒上鉤。
說來也怪,等了一晌午,窩里就是沒魚口,魚漂像定在水里,一動不動。
老王暗自著急,難道今天要當“空軍”?按照往日早就上魚了。更氣人的是,旁邊釣友后來打窩都上魚了,還接二連三的“板鯽”。
正在郁悶之際,只見魚漂猛地一抖,隨后向外斜拉緩慢下沉。老王竊喜,憑借多年經驗,一定是大魚咬鉤了。
只見他右手握竿,鉚足勁,找準時機,迅速手起桿揚?!爸ā钡囊宦?,魚線彈出水面,平靜的江水立刻蕩起一串漣漪擴散開去。
任由這條魚怎么發力,經驗老到的老王左搖右擺,穩穩控制著魚,魚竿早已彎得像一張大弓,與大魚展開了拉鋸戰。
經過半小時的較量,一條金黃色的大鯉魚浮出水面,被用網抄上岸,足足有十多斤。黝黑發亮的魚鉤死死地勾住大鯉魚的上嘴唇,被溜得筋疲力盡的大鯉魚一動不動,嘴唇已經被拉開一條血紅口子。
心滿意足的老王今天提早收竿,把大鯉魚拿到市場上賣了個好價錢,順便買了一斤鹵豬頭肉、一瓶老白干回家。
晚上,心情愉悅的老王獨自看著電視,哼著川劇小曲兒,自斟自飲起來,一會功夫,一瓶酒被他喝得過底朝天,暈乎乎倒床便睡。
第二天一大早,老王被一陣鉆心的疼痛醒了,原來壞掉那顆大牙因昨晚飲酒過量,上火了。
火急火燎的老王來到醫院。醫生建議把那顆壞掉的大牙拔掉,以防后患。不然今后還會發作。
痛得要命的老王只有乖乖遵從醫囑,交錢,麻醉,手術。足足敲打了一個多小時,終于把那個壞大牙拔掉。
醫生縫合好傷口,用剪刀剪線時候,不知道什么原因,線老是纏在剪刀上,怎么也剪不斷。
老王的嘴里一根長長的線被醫生拽在手里,發出哼哼的叫聲,口水夾雜血水從嘴角流出來,翻著白眼,狼狽至極。費了好大勁,醫生終于把線剪斷,手術才做完。
嘴巴張了一個多小時的老王疼得滿頭大汗,活脫脫的就像一只被釣起來任由擺布的大魚。加上又急又累,竟癱坐在椅子上昏了過去。
迷迷糊糊中,老王夢到自己變成了一條大鯉魚,在水里快樂地游來游去,身邊跟著成群結隊的小魚。
突然,他發現前面水草中有一條又肥又大的蚯蚓蠕動,他不顧一切地游了過去……
傷好后的老王狠心把陪伴他多年的魚竿燒了,發誓再也不釣魚了。
后來,河邊果真再也沒有看到過老王釣魚的身影。有的人說他去了女兒家帶外孫,享受天倫之樂去了。
從此,江湖再也沒有人提起“王大盆”了。
作者簡介:蘆葦,原名盧偉,自貢富順人。作家、詩人、高級工程師,愛好詩詞創作,有多首歌詞被譜成曲在網絡傳唱。
編輯:馬莉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