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特別是2018年以來,自流井區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意識,緊盯引育管用、開發合作“兩個方面”,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厚植人才發展沃土,人才規模穩步增長、人才分布更趨合理、人才政策逐步完善、人才環境持續優化、人才效能明顯增強。截至目前,全區人才資源總量突破12萬人,人才資源占人力資源比重逐年增長。
大刀闊斧改革創新
政以才治,業以才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發揮用人主體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中的積極作用。要積極為人才松綁,完善人才管理制度。自流井區堅持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出臺人才引用、人才評價等20余項政策文件,打破人才發展瓶頸,推動人才工作高質量推進。

定期“議才”,下好“一盤棋”。近年來,自流井區加快構建高效聯動的人才工作機構和政策制度體系。著眼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才發展“一盤棋”,定期召開全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人才工作聯席會、高端人才座談會,圍繞中心工作研究審定人才工作重點、難點,繪好人才發展時間表、路線圖。
摸清“家底”,產才“一條線”。針對產業人才引進機會少、重點領域人才不足等問題,自流井區堅持需求導向,實時開展人才情況摸底。探索實施“一企一策”,配套制定“智匯陸港·產業英才計劃”“招商引資引智項目27條扶持政策”等6個支持政策,構建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體系。

破除“四唯”,密織“一張網”。自流井區出臺人才分類評價管理、優秀人才評選、人才專員選派等多項人才考核機制,從“嚴管”和“厚愛”兩條線出發,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四唯現象”,樹立講政治、講業績、講能力、講貢獻、講影響、講質量“六講新標”,密織人才考核網。截至目前,自流井區已經評選了兩屆近30名區級優秀人才,常態化開展鄉村振興優秀人才、自流井區優秀人才、擔當振興先鋒獎等評選表彰活動。
不拘一格引育人才
區域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競爭,誰贏得了人才,誰就贏得了發展先機。為了吸引更多人才到自流井區,持續提升本土人才的綜合素質,自流井區出實招、謀新招、亮硬招,不拘一格引育人才、留用人才。

教育培訓“點對點”。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原則,自流井區平均每年組織開展專業技能提升、思想教育、創新創業等各類人才培訓150余期,培訓5000余人。除此之外,自流井區還采取名師帶徒、外派交流等多方式培訓人才?!暗匠啥冀涣麇憻挼慕洑v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更是讓我明白差距在哪里,今后該往哪方面努力?!苯衲曜粤骶畢^派往成都青白江交流學習的干部說。本土人才綜合素質的提升,為自流井區人才隊伍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人才招引“面對面”。引進一個人才,帶來一個團隊,做大一個項目。自流井區堅持“以點帶面”的形式招引人才。舉辦、參與“知名高校行”“萬物自流·西博貢約”等雙招雙引活動,主動對接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團隊。今年通過22個產業項目的簽約,有力帶動近200名優秀企業人才入駐自流井區;通過與高校人才簽約,引進高?!爸悄覉F”,截至目前,自流井區與四川輕化工大學劉飛博士、省級高層次人才服務團隊何亞虎教授、馬鳳莉老師等多名高校人才簽約,人才團隊的引進,有效激發自流井區創新發展新動能。

關懷服務“實打實”。引來人才,更要留住人才。自流井區每年開展新春集中走訪慰問專家人才活動,組織專家人才赴外研修療養,持續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堅持“貼心式”服務解決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配偶就業、住房租住等各方面困難,更是“加碼”發放高端人才安家補助、專業人才崗位津貼等各類資金,充分體現對人才的用心用情。在2021年建黨百年之際,組織開展“教育人才建黨100年演講比賽”“人才力量助推鄉村振興沙龍”等多種人才交流活動,持續營造尊賢重才濃厚氛圍。
聚智賦能協同創新
人才平臺不僅是廣攬天下英才的“梧桐樹”,也是成就人才事業的“大舞臺”。自流井區充分利用大西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平臺、城區社工隊伍優勢,整合資源積極建造人才平臺,打造特色品牌。截止目前,已建成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園1個,市級文化類創業孵化基地1個,博士工作室1個,專家工作站13個,技能大師工作室6個。

聚智,搭建人才合作平臺。用“產學研”換來協同創新,利用大西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平臺,以研發項目為載體,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先后與中廣核、上海核工院、武漢大學等20余個科研院所、高校和上下游企業開展合作項目40余個,在核電軍工、石油化工等重大領域開展關鍵焊材研發項目,取得較好成績。東新電碳公司聯合四川輕化工大學、中昊黑元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組建自貢先進碳材料產業研究院,已獲得市科技局批復。四川省特種炭石墨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四川省企業技術中心已通過審核。

創新,打造特色社工品牌。投資1000萬余元在全市率先打造了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社會組織孵化園,構建了為社會組織提供辦公場地、政策咨詢、項目策劃、人才培訓、機構孵化、資源鏈接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成功吸引上海、成都等市內外30多個社會組織掛牌入駐。出臺《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暫行辦法》,投入500余萬元,通過“群眾點單、社會組織出單、政府買單”方式包裝、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項目,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咨詢、院落自治、環境保護、社區矯正等155余項專業服務,項目完成率和滿意度均達100%。創建“妙手生花社區賦能項目”等20余個特色社工品牌項目,其中“守護薔薇·女童關愛行動項目”榮獲全省婦女兒童公益項目二等獎,“重回自然少年兒童計劃項目”獲得鹽都十佳志愿服務項目。

賦能,助力鄉村振興舞臺。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弊粤骶畢^面向鄉村振興“主戰場”,出臺鄉村振興人才專員、鄉村振興人才評價管理辦法、“榮譽村主任”評聘管理辦法等10余項政策,打造鄉村工匠工作室、科技工作室、科技示范基地等鄉村賦能平臺13個,持續推動技術、管理、信息等資源下沉一線。選派50余名人才到村、到鎮助力鄉村振興,評聘3名產業大戶擔任“榮譽村主任”,命名表揚10名鄉村振興優秀人才。一腔熱情謀事業,一身本領循實務,自流井區到鄉村振興大舞臺上綻放光彩的人才越來越多。
新時代搶抓新機遇,自流井區將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團結引領各類人才在自流井區釋放創新智慧和創業激情,為全方位融入新時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示范城市建設,奮力“筑三圈建雙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自流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編輯:陳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