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自貢堅決扛牢黨中央賦予的重大使命,加快建設新時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示范城市的開局起步之年。一年來,市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重要論述,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重大改革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建設新時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示范城市為總目標,以“再造產業自貢”為總牽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解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政策性問題,扎實推動關鍵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成效,一些重大改革走在全國全省前列。
共建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協同建設承接產業轉移創新發展示范區,編制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方案和發展規劃。與重慶綦江區“飛地”共建首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首期2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投入使用?!秲冉载曂腔l展總體方案》獲省政府批復實施,發展規劃和空間規劃編制基本完成。與昆山高新區建立招商引資項目異地轉移和企業遷移利益共享機制,共建昆山—自貢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大力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
全面貫徹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召開市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并作出關于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超??缭胶透哔|量發展的決定,實施城市創新“5553”行動計劃,系統實施全面創新改革等“三項改革”,研究制定《自貢市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實施方案》《自貢市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著力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全年新增國省級創新平臺7個、市級重點技術創新平臺26個,研發投入增長16%,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績效考核居全國第12位,科技創新水平指數達62.25%,排名全省第5位、川南第1位。
制定出臺《自貢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方案》,系統推進商事制度“105”綜合改革,站位市場主體,場景化打造“一件事”集成改革。印發《自貢市市場準入“一照準營”改革方案》,按照“先易后難、先簡后繁”原則,首批推出20項審批改備案許可事項。將內資公司變更登記涉及的受理、審查和核準登記流程合并,實行“審核合一、一人通辦”制度,變更登記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推行商事主體“證照注銷聯辦”,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并聯審批、當場一次注銷”。市場主體新增2.3萬戶、增長15.1%。
《自貢市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實現一般政府投資項目不超過60個工作日;一般社會投資項目不超過50個工作日;中小型社會投資項目不超過30個工作日;園區內工業、倉儲及生產配套設施項目不超過30個工作日;帶方案出讓土地項目不超過3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建設項目不超過20個工作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整體提速30%以上,審批時限位居全省前列。
構建園區“1+1”規劃政策體系,整合市縣(區)資源編制“十四五”園區發展規劃。整體優化“1+N”園區功能布局,合理確定園區產業定位,形成“1+1”規劃成果。出臺《關于推動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支持園區創牌升格等9項重磅獎補政策,推動園區深化體制改革、培育壯大產業集群。高新區成功創建國家首批綠色產業示范基地,自貢川南新材料化工園區被認定為全省首批化工園區。
制定《自貢市“三醫”聯動建設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城市實施方案》,出臺《自貢市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醫療保障改革的實施方案(試行)》、醫共體“一個總額”管理實施方案、醫共體家庭醫生醫保簽約服務包實施方案及相關考核暫行辦法等系列文件,因地制宜借鑒推廣三明等先進地區經驗。門診、住院次均醫藥費用同比增幅降至3%以內,三級公立醫院在2019年度績效考核國考和省考排名中均排名全省第2。
構建“1+4+N”的指導體系,在全市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開展試點,構建起“鹽味”十足的課程、課堂、活動、實踐、文化、環境“六育人”體系,公辦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2%、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深入推進,普通高中教育質量顯著提升。對外合作不斷深化,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人大附中、北京十二中、南京師大附中、成都七中、成都石室中學、成都樹德中學等知名院校開展合作。
編制《自貢市鄉鎮(街道)行政權力指導清單》,明確鄉鎮、街道辦事處行政權力事項;制定《關于建立城鄉社區工作事項準入備案制度的實施意見》,依法厘清社區工作職責健全,出臺《自貢市社區社會組織備案管理辦法》《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政策。成功培育出“法理情”公益服務組織、紅色物業、金銀湖鄉村治理、政法大院、通用航空法治服務中心等一批本土特色品牌,網格化體系綜治質效全省第一。構建“一張網”“大格局”的“自貢方案”被國家9部委寫入2021年重點工作在全國推廣。
制定出臺“1+25+1”工作方案,在省工作方案基礎上自選增加“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1年度共盤活閑置公有資產4047宗(臺、件、套),盤活率99.75%。積極開展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示范創建,推動創建62個示范項目、16個示范鄉鎮。出臺《加大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意見》,開展鄉鎮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較上年增長44.48%。100%配備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專干,實施村集體經濟“整鎮推進”示范工程,全市共實現集體經濟收入2.04億元、村均28.92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1.78 %。集體經濟收入超100萬元村達34個。
制定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等6個工作規范、全面從嚴治黨“8+1”主體責任清單、意識形態工作“7+1”責任清單和12個類別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責任清單,構建“一把手”和領導班子“1+3+6”監督體系,壓緊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制定“一肩挑”村黨組織書記監督管理辦法,健全“雙匯報、雙指導、雙約談、雙當好”機關黨建工作機制。一體推進縣級黨校分類改革,打造“1+6”本土特色課程體系,4項開發成果入選全省“好教材、好課程、好案例”、位居全省第2。鮮明講擔當重擔當的干事導向,創新建立領導干部全程“賽業績”制度,探索運用“五看”工作法推動容錯糾錯有效破題,旗幟鮮明為44名黨員干部澄清正名,風清氣正、擔當作為的良好政治生態進一步鞏固發展。
編輯:冉華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