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自貢市民政局始終堅持把社工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夯基固本、增強服務能力的大事,積極主動融入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大局,堅持五社聯動理念,練好用活“高位謀劃、內育外引、資源整合、抓點促面”這關鍵“四招”,有效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推動社區治理創新不斷走深走實。
高位謀劃,夯實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基礎
市民政局將社會工作隊伍和社會工作站點建設納入“十四五”規劃和市委人才工作重點任務,結合鄉村振興重要內容予以推進。制定《自貢市健全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以四級社會工作服務平臺搭建和網絡重構為載體,市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縣區社會工作總站、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村社區社會工作室建設選址以“親民便民”為宗旨,基本實現與各級社會組織孵化陣地、志愿服務站、未成年人保護站等整合建設。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1個,區(縣)社工總站4個,鄉鎮(街道)社工站69個(占鎮街76.6%),村社社工室 235個(占23.5%)。社工站單獨建立44個(占59.5%),與社會組織孵化陣地、社區志愿服務站點整合建設10個(占13.5%),與未成年人保護站整合建設17個(占23%),與社事辦整合建設3個。社工站以“規范化建設和運營”為抓手,制定社工站財務、檔案、物資管理及人員管理等制度,在服務質量、服務成果、服務專業性、服務項目管理等方面制定指標,督導評估服務設施、人員配備、服務內容、運行管理、服務滿意度等內容。

內育外引,賦能增智完善人才支撐機制
培育社工人才。2021年初,對全市社工人才開展摸底調查統計,3613名社工人才錄入“自貢市人才統計直報系統”(其中持證社工567人),約占常住人口的1.5‰。依據普查結果,與四川大學社工專家共同制定“十四五”期間人才規劃。加強對專業社工人才的培育,近兩年,引進專業社工人才40人,邀請社工專家庫專家對省廳試點項目承接機構專業人才開展業務培訓,并開展“結對子”幫扶。引導2600余名社會工作者報考(助理)社工師,舉辦考前培訓班14期,開展社工站站長培訓班、社會組織骨干培訓班50余期,邀請西南石油大學、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省民干校等專家授課,培訓6200余人,進一步提升社工人才專業水平。
配強駐站社工。各級社工站通過配備公益一類編制人員、省級試點項目購買服務、整合民政購買服務項目的人員、柔性引進專家支持等提供人才支撐。各社工站根據實際情況,配備1-3名專兼職社工人才。自流井區配備4名公益一類編制人員運營區社工總站。沿灘區通過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工作崗位落實社工總站和重點鄉鎮社工站人員12人(平均每個站1人)。
引入社工機構。制定《自貢市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指導目錄》,進一步厘定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事項。積極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制定《自貢市社區社會組織備案管理暫行辦法》《自貢市第一批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指導目錄》,規范備案社區社會組織310家。近兩年,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1000余萬元,其中社區社會組織承接小微公益創投項目130余個,資金80余萬元。自貢市靈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富順縣壹家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8家社工機構承接省級試點項目11個。引入四川光華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重慶冬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成都新民社會組織發展中心等承接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項目,通過項目開展,培育本土社會組織4家、社區社會組織13個,培養本土社工人才47人。
激發社工人才活力。建立社會工作專家庫,首批15名專家入庫?;I建社工人才實訓基地,與西南石油大學、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簽訂人才培育協議。2020年,開展首屆“最美社工”評選,發揮社工模范帶動作用;成功開展首屆自貢市社工人才暨基層治理創新論壇,受到蒞會省廳領導的高度認可。目前正在籌備召開“川南渝西社工人才(自貢)交流會”。
資源整合,多元合力強化體系建設保障
爭取財政資金支持。近兩年爭取省級財政補助資金1400萬元,其中城鄉社區治理試點補助資金1180萬元,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建設資金220萬元。其中通過社工站向社會組織購買社會工作服務800余萬元,打造4個街道14個社區為城鄉社區治理示范點。同時,市、區縣自籌財政性資金260萬元,其中150萬元用于社工站基礎設施建設,110余萬元向社會組織購買社會工作服務。市本級購買暑期困境兒童夏令營、兒童督導員培育等項目;自流井區、貢井區支持5家社工機構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項目;貢井區開展“探源貢享”社會救助項目;高新區、沿灘區、大安區等支持4家社工機構購買殘疾人重度精神患者社區康復服務項目。
福彩公益金支持。市本級福彩公益金安排225萬元支持社工站建設和運營。其中用于社工站自身建設65萬元,通過社工站向社會組織購買社會服務160萬元。
鏈接其他慈善資源支持。動員四川華藝云創集團、君安康養老集團及川潤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公司、上市公司通過市慈善總會捐款籌集210萬元支持社工站建設及運營。同時這幾家公司表示將每年的部分利潤予以捐贈長期支持社工站建設。注重與本地公益慈善資源聯動,以自貢市社會工作協會為依托,為社工機構爭取到浙江安福利生慈善基金會、海南成美慈善基金會等5家基金會“為您安個家”“愛助事實孤兒”等項目5個,資金總額40余萬元;通過線上騰訊公益平臺發動社會捐贈支持“溫暖包”“黃手環行動”等項目8個,資金總額80余萬元。
抓點促面,多措并舉創新為民服務路徑
高效開展試點項目。通過省廳試點項目開展,服務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2.1萬余人,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米”。龍井街道打造成為慈善力量參與型社工站,衛坪街道打造為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型社工站,沿灘鎮打造為院落紅領巾自治型社工站,鄧關街道打造為為老服務型社工站,鄧井關街道打造為兒童服務社工站,東湖街道打造為社會救助型社工站。

打造社工典型示范項目。民政部表彰的100個社區工作法之一的沿灘區民非單位——“道德”銀行在全市社區逐步推廣,同時,積極引導老政法等“新鄉賢”參與基層治理;大安區紅苕地社區和富順縣楊柳灣社區成功打造為全省社會組織、社工參與型社區治理示范;大安區龍井街道結合慈善力量參與基層治理探索出的“1519”(1個中心 5個平臺 19個工作坊)社工站點運營模式獲得省市領導好評;自流井寸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的“妙手生花”社區賦能項目獲得中央電視臺政論片拍攝關注。榮縣依托“鄰里青”“鄰里梧”區域化黨群服務中心,簽約樞紐型社會組織,打造出榮州“工匠”、梧桐“生活幫”、鳳凰“國學家”、“侯哥”下午茶等16個社工服務品牌。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引導各級社會工作服務平臺,創新“社工+志愿”二者聯動機制,采用一名社工聯系一個社區的做法,將其聘任“社區志愿指導員”,指導志愿者開展服務,為新冠疫情防控、成功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等中心工作助力。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3600余名社工人才、40余萬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5萬余場次,服務群眾140余萬人次。
下一步,自貢市民政局將加強工作力度,克服不足,在社工站持續、規范運行方面探索創新,不斷推進我市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編輯:陳翠
0